模板向导 当前模版:商道专题正文模板 电影:生存在主旋律之下_商务频道_财新网
财新账号:

电影:生存在主旋律之下

财新特约作者:吴冠平  《电影艺术》杂志主编

 

    中国加入WTO已经历了整整十个年头。在全球经济同此凉热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也在这十年里逐渐适应着自己新的身份与使命,从电影事业到电影产业的转变似乎是大势所趋。对中国电影而言,加入以好莱坞电影产业为主导的电影经济圈,既是迫不得已,也多少有些心向往之,因为中国历来有把电影传播当做最重要的大众教化手段的传统。

    1994年引进第一部好莱坞电影《亡命天涯》始,中国电影与狼共舞便已成定局。“大片”这个并不规范、类似于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的名称,成为电影认知的专业概念;但直到2004CEPA协议签署,香港与内地合拍影片享受国产片待遇始,大片才找到它生根的土壤,以大片为主轴的电影市场也逐渐成型。几部大片的票房通常都会占到总票房的60%,甚至更多。

    在这样一个复制与移植的“大片思维”中,价值观问题变得尖锐起来,以至到人神共愤的程度,莫衷一是,无可无不可。在一些人看来,市场化是对中国电影传统教化价值的摧毁;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市场化束缚了电影文化的创意属性与社会认知属性。那些无聊、无营养的大片是电影艺术脑死亡的表征,而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电影产品意识形态的安全性,也是让中国电影管理者头疼的问题。松紧之间,常招来不少埋怨与指责。

    尽管如此,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总量已超过英国,相当于世界最大电影市场北美票房的七分之一,进入世界电影市场前十位。在2010年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业界乐观估计2011年票房会达到130亿元,银幕数量近1万块。这些数字表明,入世十年,进口大片与本土大片成功地拉动了电影市场的内需,观众的观影热情和习惯逐渐养成;但前面提到的诸多问题却也日渐凸显,认识这些问题是理解当今中国电影的关键。2011319日,作为中国政府履行WTO相关承诺的最后期限,我们似乎到了真正认清自己价值的时候。

    综上所言,国产大片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争夺本土市场最重要的力量。这种格局在2004年之后几成规律。可以说,失去了国产大片的票房支撑,中国电影市场沦为好莱坞电影“殖民地”的情形即成现实。相比之前的风光,2011年的大片却失色不少。截至11月,国产大片票房过亿元的,有《建党伟业》(4.1亿元)、《窃听风云》(2.2亿元)、《新少林寺》(2.2亿元)、《白蛇传说》(2.1亿元)、《武侠》(1.8亿元)、《画壁》(1.8亿元)、《关云长》(1.6亿元)、《倩女幽魂》(1.5亿元),过千万元的有《战国》(8000多万元)、《辛亥革命》(6000多万元)等。可以肯定,在电影票房平均增长率达到30%的现实面前,2011年大片贡献的票房所占比重会大幅下降。

    这些国产大片,除了《建党伟业》和《辛亥革命》,大多都是以香港电影人为主创团队,以他们擅长的武侠、动作类型为主。这类创作在制片理念上复制了好莱坞高概念电影的运作模式,在故事的选择上以古代戏、年代戏为主,以此来避免电影审查可能带来的麻烦,确保高投入的绝对安全性。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香港电影人对历史题材的理解常常过分简单化、世俗化,无法深入到历史的场景与氛围中展现历史的奇观和人性的复杂。电影《关云长》对大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的表现受到普遍质疑便是一例。关云长已不是内地观众所熟悉的忠义关公,而更像是受了委屈的职场白领。再如《画壁》,陈嘉上导演试图把当下时尚的感情元素放到一个古代故事当中,但当观众看着古人谈着现代的恋爱的时候,会觉得可笑而无聊。在2011年国产大片的创作中,香港电影人也有意识地在观众熟悉的类型注入一些新意,比如《武侠》,陈可辛导演试图在观众认知的港式动作武打体系之外,开辟另外一个新的动作空间和关于功夫的价值表达;但过分强调文化奇观的故事,反而使观众原本的期待落空,失去了观影的快感。应该说,以香港电影人为创作核心的国产大片在2011年进入了一个瓶颈。题材类型的单一已无法让更多的观众为之捧场,历史认知的差异性也让中产阶级占多数的中国年轻观众感到乏味和无聊。国产大片无法做大市场,对中国电影来说,结果是灾难性的。突破题材限制,拓宽类型领域,对国产电影来说已是当务之急。

    在另一类国产影片的创作上,2011年的成绩似乎也没有如人所愿,这就是通常被我们称之为“主旋律电影”的国产影片。“主旋律”这个词在很多场合已被弃之不用,而代之以“主流大片”的称谓。何谓“主流大片”?从目前的电影实践来看,就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如何让贯彻官方意志的影片在叙事和情感上得到观众的认同,是近年来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力促的事情。毕竟,电影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中,仍然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正确性。2009年的《建国大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典范。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大约有30多部献礼片进入院线,如《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秋之白华》等,可惜都没有达到事前预期的票房成绩。

    主旋律电影如何商业化?这是2011年许多内地电影创作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建党伟业》的明星牌与大历史的细节化叙事、《秋之白华》的浪漫爱情的氛围营造、《辛亥革命》的民国传奇的讲述方式、《杨善洲》苦情式的好人表述等等,都是在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摸索中的成果。以创作而言,这些影片不可谓不精致,有些在思想性的表达上也突破了以往的教条;但这些影片对于现实生活过分漂白,在叙事方式上的陈旧与狭隘,妨碍了他们与年轻中产阶级主导的中国观众的情感沟通。观众对这类题材天然的排斥性,使得许多努力效果并不明显。生产这些影片的大多是原国营电影制作单位,并且这些影片大多得到了广电总局电影局以及当地政府宣传部门的经费支持。这些不用市场化手段去推进而用行政手段干预的影片,不仅挤占了本来已经很狭窄的中小影片的市场空间,而且滋生了一批毫无诚意只知挥霍公帑的投机分子。有学者就提出,这类电影索性不要进入市场,当做教材,用党费购买,作公益放映。2011年的主旋律电影的命运让我们不得不再次思考: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意志主导的影片如何实现与观众良性互动?

    2011年中国电影最大的亮点,是一批有艺术质量的中小成本影片成为影坛的黑马。上半年,女导演李玉的《观音山》取得了将近8000万元的票房,包括导演和制片人方励本人,还有很多业界的专业人士都不曾预期到这样的成绩。从电影本身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青年喜欢的作品,很残酷,很现实,没有商业电影的那种假惺惺的梦幻气息;但通过巧妙的排片以及噱头十足的宣传点,影片在院线上映了将近一个月,可见观众的口碑对于影片票房的贡献。到了年中,一部被搁置了两年、制作相对粗糙的恐怖片《孤岛惊魂》取得了9000多万元的票房。这个神话不仅再次验证了恐怖片总是有得赚的业界定律,同时还催生了“粉丝电影”这样一个新的电影形态。下半年,青年导演滕华涛导演的《失恋33天》成为又一匹黑马,首周票房达到两亿元。若单从电影的角度看,《失恋33天》并非是一部佳作,但影片对青年生活鲜活真实的再现,对叙事流畅度的完美把握,对演员表演的自然的呈现以及营销上的精准定位,让这部影片在好莱坞强片扎堆的档期里PK掉《猩球崛起》《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有人认为这样的奇迹不可复制,其实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复制,而在于影片是否实实在在地把青年人的生活和心态呈现在了银幕上,用流行的俗语来说,就是是否接了地气。

    在类型方面,经过将近两年的培育,国产恐怖片已经成为中小成本电影的主打类型,这类影片投资低,不限档期,回报高,2011年上映的几部惊悚恐怖片,如《守望者:罪恶迷途》《夜惊魂》《B32号》《夺命心跳》都有千万元以上的票房。在开发了惊悚恐怖类型的基础上,2011年又成为了爱情文艺片的丰收年。除上文提到的《观音山》和《失恋33天》,取得较好票房成绩的还有《将爱》(2亿元)、《单身男女》(1亿元)、《假装情侣》(2800万元)、《全球热恋》(7000万元)、《幸福额度》(3500万元)等。爱情文艺片在整体票房上虽然还无法与国产大片比肩,但从性价比来看却是最高的。

    2011年中小成本影片的表现来看,这些影片为本土电影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首先,在电影叙事的类型化选择上,无论惊悚恐怖片还是爱情文艺片,他们的创作都是按照类型的规律在构思电影;其次,对年轻观众趣味的把握使他们赢得了最主流的观众,也为其他中小成本影片摸清了观众的口味;第三,在影片营销上,为分众化和网络营销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失恋33天》的成功营销至少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电影营销策略的精准制定是影片票房成功制胜关键。

        2011年国产电影的整体格局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过去的经验正在被改写,而新的机会和可能正在成长。对于今后中国电影的发展,其实就是两条:一是让市场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真正推动力;二是电影管理思维要适应电影发展,就应该解放电影生产力,而不是束缚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