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账号:
美国制造业回流 中国会否失血

美国制造业回流 中国会否失血

2011年08月29日 14:26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订阅《新世纪》《中国改革》|注册财新网
   美国重在高技术制造,中国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美国重在高技术制造,中国成本优势依然明显

  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制造业,“中美制造业竞争”这个话题近两年屡屡在美国媒体上出现。两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问当时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为什么不把iPhone放在美国本土生产,乔布斯的回答是,中国的工厂和工人有着惊人的速度和灵活性,美国做不到。不过在这之后,制造业务向美国本土的回流似乎真的开始发生了。

  美国谷歌公司6月底发布了自己的新型流媒体播放器Nexus Q,同时也宣布,这个圆球状的科技产品将会由美国本土厂商生产,而不会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制造。谷歌高级主管拉格林表示,谷歌公司更看重这款产品的交货周期和快速反馈能力,以及在美国本土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而生产成本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谷歌的做法并不算是特立独行,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今年2月对106名美国制造企业高管进行了调查,其中37%的高管表示,公司正考虑或计划将生产从中国迁回美国本土。美国企业回流的意愿和奥巴马政府近几年对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从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制造业复兴,并逐渐体现出了效果,根据制造商协会的预计,美国制造业将在今明两年分别增长4%和3.5%,高于同期的美国GDP增长预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有一批,就是包括谷歌,实际上之前都还有,它们已经回流,这个回流是政府给了一个税收优惠的,所以呢我想税收政策出来,包括它们呢有这种爱国情节,他们就把可以回去的回去了,所以说这次回流,我们只能说是一种事实,也不是事实,为什么说不是事实,不可以回流的就是回不去,刚才你讲到了富士康这种,APPLE,它就不可以回去的,所以我认为呢回去的是可以回去的,回去的是本来也

  应该回去的,但是由于全球化的情况下他们就出来了,那么现在全球化现在在调整,这种情况下,它可以有一个回去的空间。

  关于中美制造业的对比,在大家平时听到的情况是,美国的超市里大部分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不过实际上,美国制造可绝不是那么弱势。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瑟夫·加农: 美国生产并出口到全球的商品,是资本类商品,是高端仪器,是那些大型机械,其他国家买来用于生产消费型商品的。美国在制造农业机械,比如拖拉机和收割机,还有医疗器械和其他一些高技术产品上,是全球领先的。我们在火车机车和飞机上也是制造大国。这些大家伙并不是消费者买的,而是企业采购的。美国在这些高端制造业产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好多人都不清楚这些。

  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劳工成本以及国际物流成本持续上升。而另一方面美元有所贬值,美国国内能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又有较好的劳工教育系统做支撑,这些因素都缩小了美国制造业与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本差距。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预测,中国沿海地区和美国低成本地区的劳动成本差异在2015年前后将缩小到40%以下,考虑到美国工厂有更高的生产率、并且能在物流和其他因素上节省成本,中国制造的优势将难以延续。但在短期内,中美间的贸易和产业格局不大可能发生太大的变化。

  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田孜弘:他要想实现首先得又一个前提,就是在技术方面,得有所新的突破,因为中美之间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基本上是,中方的优势,在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因为中方的劳动力便宜,在这方面美方不太可能做出一些有效的调整,无论怎么样美方的劳动力不可能比中方便宜,那么只有另外一方面,就是说提高它的技术含量,在技术含量方面,美方确实有一定优势,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不会是短期内有效能。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肖炼:实际上美国国内也有不同的意见,就是我们美国本来就是一个高技术立国的国家,我们不存在调整的问题,我们本来就很高了,我们只是说,调整我们的就业结构,使我们的制造业不要更多地流向海外,就说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比美国还是低得很多,所以短期内不会改变双方的这样一种结构。

  短时间内,中美制造业还并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但中国未来要真正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蜕变,就免不了要和美国、日本、德国一较高下了。

  

评论
编者按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真正的经济发展是实在的,对社会有财富贡献的经济发展,真正的经济增长是通过产品的创新、实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引领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正如古典经济学说的那样“只有物质产品的生产才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多年来,西门子始终致力于通过产品创新,集成化系统和一流的专门知识,帮助中国企业提高效率、生产率、灵活性,积极支持中国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西门子聚焦
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
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工业数据供应商提出了新的需求
未来之窗
研究与创新在西门子
博客
许小年
许小年:告别旧模式,探索新道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

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来自于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经济的下行主要是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

中外对话
即将兴起的DIY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中英双语环境网站

约翰?艾尔金顿指出,在现有秩序的边缘地带,新出现了一类创新者,他们不再等待大企业和政府来解决我们的问题。